竞彩足球比分

图片

研究机构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研究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0-08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或者“非遗中心”)成立于201910月。中心在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两地挂牌,由杨利慧教授任主任,张明远教授任执行主任,康丽教授任秘书长。

图片1.jpg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揭牌仪式,2019年

中心继承北师大民俗学优良传统和学科优势,立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需求,积极配合北师大“一体两翼”办学格局,以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依托,结合高精尖学科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心重点在非遗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题研究、非遗知名学者进驻、非遗传承人培训与研究、非遗传承与保护、非遗创新发展、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研究等方面加强建设,为北师大双一流建设、珠海校区发展贡献非遗力量,为国家非遗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专业方案和智库支持。

图片2.jpg

中心教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评审工作,2016年,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中心多位教师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专家组成员,于2015-2017年,积极参与非遗领域的国际事务,包括参与申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名录和名册项目的评审工作、出席政府间委员会法定会议、参与非政府组织论坛圆桌会议等。此外,中心教师还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等重要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积极推动非遗保护及民间文化研究工作。

非遗中心成立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教学、文化传播、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20235月,北师大非遗中心成功入选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智库。

非遗中心成立前后所做重点工作及部分主要成果包括:

(一)加强学术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2023-2024年度,中心承担了多项非遗研究课题。一是,承担文旅部部级社科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十年回顾与总结”,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对中国非遗保护开展20年以来的工作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为文旅部非遗司进行相关工作总结、评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和资料支撑,也力图对未来的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二是,承担文旅部非遗司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退出机制研究”,目前已经顺利结项。三是,中心承担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本土概念的体系化建构”,将开展中国民间文学百余年学科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本土学术贡献进行的检视和研究。这一研究有利于增进对民间文学学科自主性知识生产道路的认识,增强学界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并从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独特视角,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积极助力国家战略。

图片3.jpg

组织召开“‘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

(二)举办系列高水平研讨会,强化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近年来,中心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包括“‘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中国西南的物质文化和遗产保护”等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均引起很好反响,被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会议,邀请了来自12个国家(包括希腊、塞尔维亚、波兰、保加利亚、伊朗、越南和印度等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日本、韩国、比利时、美国等)的专家学者和文化部官员,与中国专家学者和传承人一道,共同探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实践中的规律,分享相关各国的有益经验,互相启迪,同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进各国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建设。相关讨论成果增进了“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深化了非遗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际对话与合作。

图片4.jpg

组织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论坛,2020年

(三)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与“民间文化新探书系”

中心出版多种非遗相关学术著作,主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民间文化新探书系”两套丛书,并持续在《文化遗产》《民俗研究》《民族艺术》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组织包括探讨“非遗保护发展与乡村振兴”在内的多个学术专栏,引领非遗研究前沿。

图片5.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全7册,2021-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共计七册,第一次全面梳理和展示了中国学界在非遗理论与保护实践各领域的主要探索成果。该丛书还将“‘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会议成果结集出版(《“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展示了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遗专家们共同探索“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这些成果不仅对中国学界和社会深入认识非遗保护工程有重要意义,也对国际社会总结经验、反思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大有裨益。“民间文化新探书系”集中展现国内外有新时代特色的、代表学科前沿方向、具有理论创新和方法论启示及现实意义的相关学术成果,对丰富并推动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深度参与国家、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

中心教师多次参与中国申请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国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履约工作的培训和报告审定工作,以及中国已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转名录工作。2019-2023年,中心教师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专家组成员,在线参与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年度法定会议,包括《公约》名录列入机制全球反思第三轮开放式工作组会议,缔约国大会第九届会议,以及政府间委员会第14-17届常会,为代表团提供专业咨询。此外,中心还就非遗学科建设、非遗旅游等主题向文旅部提交了多篇咨政报告。

(五)积极服务地方非遗保护事业,促进文旅融合,增进文化自信

中心受北京市文旅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北京大运河之旅”;提交的成立“北京国际非遗周”等建议得到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并于去年起落地实施;主持致公党北京市委重点课题“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并通过议政会向市领导提出设立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之旅主题线路等建议。承担河北大学燕赵文化研究高等研究院20222023年重大项目“大运河(河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样态和传承机制研究”。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提出10周年,为进一步加强京张两地媒体青年联系与交流,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共同为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贡献青春力量,在北京团市委指导下,我中心携手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延庆团区委、张家口团市委,共同举办“走进非遗看北京”系列活动。

此外,中心为革命老区河北涉县开展以非遗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专业咨询;为国家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整体提升出谋划策;参与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授课。

图片6.jpg

中心教师参与“走进非遗看北京”系列活动,2024年

(六)完成非遗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计,推进非遗人才队伍建设

为积极助力国家有关非遗保护的重大战略,落实国务院学位办有关在北师大试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和方向”的任务要求,非遗中心参照国际先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中国非遗领域的社会需求和北师大自身教育优势,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本科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与教学。2021年,亚星管理网平台民间文学研究所硕士、博士招生目录中均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目前已完成三批次招生。在目前培养的硕博研究生中,相关研究分别聚焦在辽宁、福建、四川等地农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我中心也注重加强与政府、社会相关机构的合作,强化校地联合,积极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田野调研和实践等。举办“非遗进校园”“民间艺术大师进高校”工作坊;在河北耿村、清河县、井陉县、通州大运河流域等地开展民间文学专业实习等常规性活动;与河北大学开展联合田野调查活动,探索非遗文化传承新模式;与澳门大学、北京通州区委、北京珐琅厂等签订了多个非遗传承与发展调研实习基地,为非遗专业人才的教学实习、田野考察等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关阅读:

“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2024-09-23)

“加强京冀高校合作,共建非遗人才基地”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2024-01-05)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参加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授牌仪式暨研讨交流活动(2023-06-30)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入选“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2023-05-29)

聚焦非遗教育,共探非遗学科建设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论坛(2020-12-08)



版权所有 亚星管理网平台 - 亚星管理平台正网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